close


探討西方音樂文化的書籍通常採取兩種書寫方式,一種是學院式的冷眼旁觀,分析某流派的形式、歷史與社會意涵;另一種是像《龐克的哲學-不止是噪音》,作者以「過來人」的身份,對讀者大聲疾呼:「這種音樂不單單是你以為的那樣!」

《龐克的哲學》這本書的第一版是作者克雷格.歐哈拉於一九九二年以自助影印發表,隨後受到關注地下文化的讀者注意,歐哈拉在應接不暇的情形之下,才決定交給出版社。本書部份內容的中譯版本曾於一九九七年在台北另類報刊《破週報》上連載。

台灣搖滾樂迷對於龐克運動的認識,除了「懂三個和絃就可以組團」之外,多半不出「龐克運動起於七○年代中,結束於七○年代末,於九○年代初復興,但不可同日而語」的正史脈絡。但歐哈拉以自身經驗和所蒐集的地下刊物出發所描述的美國龐克「場景」(書中不斷出現的字眼),卻是將重點放在八○年代這段國內搖滾樂迷以為龐克缺席的十年。在作者的敘述裡,美國龐克文化在這段時期不但沒有消失,反而還是美好的黃金時期。如馬克.巴亞在導言中所說的:

「在過去十年間,龐克的世界成倍數地擴展,有些人認為好,有些人認為不好。...
另一個令人驚異的發展是,在音樂之外的訊息增多了。今天的龐克會花更多時間尋找政治性的訊息,以及階級議題,比方說,阿布賈邁爾(Mumia Abu-Jamal)。像AK Press這樣的出版商,現在可以在演唱會後面賣書,並且有龐克會去讀,就好像聆聽快節奏的、侵略性的音樂一般。」

也如這段話所提示的,這本書談的是政治──無所不在、廣義的政治──如環保主義、種族主義、性別主義、動物權、...,而貫穿所有議題的,則是無政府主義。

如果要選取一種政治意識形態,那麼龐克基本上該算是無政府主義者。幾乎沒有龐克會去鼓吹任何形式的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。這並不是說,所有的龐克都飽讀無政府主義的歷史與理論,而是說他們都有一個以無政府主義為原則的共同信念,那就是,摒棄官方、政府或統治者,重視個體的自由與責任(哪個人不是如此)。」

因為:

「在我們這些被異化了的人當中,總有一些團體開始感到不對勁。這種主動的自覺,來自對主流社會的拒絕,或者被它拒絕。這些團體或者拒絕異化,或者非自願地被主流社會排擠。」
「龐克對『從眾』的質疑不僅表現在與眾不同的外表與音樂聲響上...他們質疑那些被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:工作、種族、性...,也質疑自我──那些倚賴四周的事物來決定的順從者從未質疑過的。...龐克對任何一種權威都沒有大多的尊重...。」

也就是說,歐哈拉認為龐克不止是像主流媒體所描述的印象:一群精力過盛,抱持弒父情結的虛無主義小鬼,用嚇壞人的裝扮和吵死人的音樂搏取女孩的注意。當然,龐克文化的根源來自於青少年對自身處於社會現況的不滿,但歐哈拉認為,真正的龐克處理不滿的方法,是立即採取基進、不妥協的行動──音樂很重要,它是煽動人心的工具,絕非目的。因此,堅持「聽爽論」的樂迷閱讀本書恐怕會深深感到被冒犯。從另一方面來看,目前台灣青少年樂迷中充斥著以無知為榮的氣氛,或許需要這種滿篇XX主義的書來刺激一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ry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